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隱喻與認知
Metaphor and Cognition 
開課學期
103-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語言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江文瑜 
課號
LING7324 
課程識別碼
142 M126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樂學館3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總人數上限:12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的授課教師多年來一直思索著一個問題,亦即語言學的研究與教學
如何積極正面地增進人類的福祉,如何創造更多的「幸福感」?本著這樣
的一個信念,本課程的授課教師在設計這個課程時,嘗試將這個信念注入
到課程的內容當中。授課教師希望透過「隱喻與認知」的授課內容來實踐
與實驗這個理念的可能性。
認知語言學中的隱喻研究近年來受到極大的關注。Lakoff & Johnson
(1980)的經典作品"Metaphors We Live By"中宣稱,透過「概念隱喻」,
我們生存的世界被型塑,也建構了「事實」。「概念隱喻」被認為不僅是語
言的表現,更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概念方式。循著隱喻扮演關鍵角色的重要
性,本課程將前述的「幸福感」注入內容,課程所設計的內容包含四大主
題:(1)隱喻與心智;(2)隱喻與情緒;(3)隱喻與幽默;(4)隱喻與大
腦。
關於(1)的主題,內容將聚焦於如何重新透過隱喻的議題來理解高
功能自閉症者與亞斯伯格症者的世界,增加這兩種人與其他人的互動與對
話。過去的文獻中對於這兩種人在語用層次上無法理解隱喻的現象多有探
討,也因而推論這兩種人的「心智」可能不足。但本課程將會提供不同角
度的文獻的閱讀,來挑戰這個觀點,讓學生能以「同理心/平等心/關心/
有心」與多元角度深入這個議題。
關於(2)的主題,內容將聚焦於「快樂」的概念如何透過隱喻在中
文和英文中呈現,並比較「快樂」隱喻在兩種語言中的差異。透過文獻的
閱讀,同學將能體會東西方文化對「快樂」概念有相當不同的詮釋。
關於(3)的主題,內容聚焦於「幽默」如何透過隱喻來表現、人類
如何理解幽默、幽默的認知功能等。
關於(4)的主題,內容將聚焦於隱喻的理解與大腦之間的關係。近
年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均指向隱喻與右腦的運作有很大的關係。同學將閱讀
這方面在ERP和fMRI兩種研究方法的論文,來理解隱喻的特殊性。由
此,本主題可與近年來的許多發現認為右腦的開發有助於人類潛能開發的
主題相扣合。
整體而言,課程內容將針對這四個主題閱讀相關文獻,課程前兩個小
時由授課老師授課,或機動式由同學報告指定文獻。第三小時為實例探
索,修課學生必須按照上週老師所指定的論文中所延伸的議題或特別指定
的題目尋找可以支持或推翻理論的語言資料或多媒體資料來說明。實例探
索的資料可從(1)實際訪談或日常語言的資料;(2)新聞報導;(3)流
行文化;(4)文學作品;(5)電影;(6)政治演說;(7)其他多媒體資料
等收集。學生必須將這些資料消化後,以PPT(最好)或其他方式(多媒
體、講義等)呈現給上課同學。實例探索的部分,每週由輪到的組別報告。
 

課程目標
本課程為本授課教師於語言學研究所所開設的「隱喻、認知、與文化」課
程的進階課程。一般而言,修課同學必須先修過「隱喻、認知、與文化」
課程才能來修此課。但對於本課程非常有興趣卻沒有修過「隱喻、認知、
與文化」課程的同學,可以於第一堂課與授課教師當面討論,由授課教師
決定該同學是否適合並可以加簽此課程。
如在「課程內容」所述,本課程的理念與目標為,如何透過本課程
創造並增加教學內容與修課同學的「幸福感」。所謂的「幸福感」包含的概
念為:(1)增進自己與他人的福祉、同理心、平等心、與創造力;(2)強化
自己與社會的互動與對話;(3)將理論與實務結合。
為達到上述的理念與目的,本課程同時著重隱喻的理論與其應用,在
理論的深耕上,本課程的主題涵蓋目前隱喻理論中能符合本課程理念與目
標的重要議題,因而學生能透過文獻的閱讀,同時兼顧理論的廣度與深度。
在理論的應用方面,本課程的設計為理論與「幸福感」的生活結合,因而
學生透過本課程將能把理論應用於周遭可見的重要議題。例如,在探討
「隱喻與心智」的主題中,閱讀內容將著重於高功能自閉症者或亞斯伯格
症者是否能理解隱喻的議題,並幫助修課同學思索這兩種人的「心智」,引
發同學更關注周遭這些被所謂的醫學建構成「不同」的人。
整體而言,本課程要求修課同學帶著「心」(同理心/平等心/關心/有心
/開心)來修課,而非只是獲取文獻上的知識。
 
課程要求
本課程要求修課同學全程參與(除非有特殊理由)、事先閱讀每週文獻、
課堂上積極加入討論、課外加強背景知識、提供實例探索的練習,並符合
本表下列「評量方式」中的各項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